《中國時報 2006.12.25》

  中國人對藥補和食補的想法一向是有病治病,無病強身,其實這無病強身的意思就含有預防醫學的觀念在其中,只是你吃對了嗎?補對了嗎?現在社會中保健食品當紅,該怎麼吃才是正確的方法,讓營養大師來告訴你。
  衛生署對於天然藥補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,食品衛生處副處長鄭慧文指出,只要學界一發表什麼草藥經過科學驗證可以治某種病或是可以防癌,隔幾天路邊的這種草就被拔光了。大家想保健強身固然是好事,但是研究用的草藥和路邊草藥品種是不是相同,效果差很多,有時亂吃反而會加重病情,嚴重的影響肝、腎得不償失。

天然的尚好 健康食品要有GMP

如果吃壞了身體健保負擔又要加倍了,所以保健食品學會理事長江善宗提醒大家:天然的最好.但是沒有經過政府GMP掛保證的健康食品,真的是要很注意,像大家都熟知的當歸可以活血,但是當歸頭和莖就有不同的療效,一個是對預防阿滋海默症有效,一個是對女性經血不順或者是身體發炎有效,要想食補,不但要看病人的需求是什麼,還要看體質、下多少藥量都是門學問,尤其是當歸、大絲、魚油這些食材都有活血作用,長期服用後,一旦碰上大出血就會出現凝血作用變差的副作用,所以食品科學界遺在用科學方法驗證中,希望求得最佳療效。

缺什麼補什麼 才有效

  長期從事食品科學化研究的孫璐西和江 文章兩位 博士,他們在台大帶領著一批優秀的學子在為食品科學化而努力。江文章說:「大家都知道均衡飲食的重要,衛生署也定出標準的均衡飲食指南,可是那個標準是對真正健康人而定的,現代人大概有70%-80%的人或多或少都有點小毛病,像脂肪、膽固醇等過高的毛病,這些在醫生中還不算病人的人,我們稱之為半健康人。他們須要控制飲食和補充健康食品,不然很難達到均衡飲食的標準。不要說別人,就連我們道些專業人士也很難做到均衡飲食。所以我很贊成『辨體施膳』這個論調,就像因材施教一樣,什麼體質給予什麼食物,缺什麼補什麼,才不會吃錯。」
  孫璐西 博士和她的爸爸已故總統府資政孫運璿一樣實事求是,眼光放遠。她表示,人到40歲以後開始老化,就像機器要上油,我們希望保健食品扮演的角色是讓一些可預見的疾病慢點發生(例如有家族史的遺傳性疾病);進而由天然食材研究出一些對身體有益的保健食品,像女性不但要活得健康,還要活得更美麗;男性隨著年齡增長,頭
腦更清楚,競爭力更強;以因應老年化社會的來臨。在台灣保健食品市場佔有舉足輕重地位的食益補公司協理呂艷芳說:「希望學界能將老祖宗留給我們很多偏方妙藥發揚光大,產業界才能生產更多有助於民眾健康的食品,現在不止是日本韓國在研究科學漢方,就連歐洲等國也都躋身研究發展中草藥對保健的重要性。」



人要健康 一切得回到原點

  台北醫學大學公衛及營養學院院長謝明哲最後語重心長地建議大家:人想要健康,一切得要回歸原點,以前人粗茶淡飯,只要吃飽就好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平日安步當車,沒有那麼多文明病;現代人不但要吃得好,還要比精緻,加上又不愛運動,工作壓力大,文明病如影隨行,不但拖垮自己的身體,也造成家庭的負擔。更增加社會的成本的支出。更糟的是大家都想,我不會那麼衰吧!」不知檢討改善,如此惡性循環,民眾叫窮,健保赤字直線上升,預防醫學怎麼會做得好?多運動和「聰明的攝食」,才是健康不受威脅的正本清源之道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