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發炎、胃潰瘍是許多上班族的痛,罪魁禍首是胃酸嗎?該如何護「胃」?
作者:謝明玲  出處:天下雜誌

吳經理已經帶著這種胃的異樣感覺一個多月了:胃裡老是覺得有空氣塞著,悶悶漲漲的;一旦到了忙碌的尖峰期,悶漲的感覺就會轉成刺痛,且頻率隨著忙碌的狀態愈來愈難受。

直到有一天,疼痛感逼得他進了醫院,才發現胃已經發炎。

胃發炎和胃潰瘍常反覆困擾上班族;而對胃壁毫無節制的傷害,是重要的原因。

林口長庚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唐瑞祥指出,一般人常認為胃酸過多或胃酸過酸,是讓胃不舒服的主要原因,甚至認為吃東西應該要適時的「酸鹼中和」;事實上,除了某些手術後的人,胃液調節可能出現問題外,一般人的胃酸鹼值幾乎都維持在一定範圍;而且臨床上,很難監測胃酸量多量少,也不太檢測胃酸量。

「胃壁永遠都是酸性,胃會不舒服,是當胃壁黏膜的防禦機轉被攻破的時候,」唐瑞祥說,胃酸儘管有影響,但一般人最能掌握的,是胃壁健康。

例如,常吃刺激性的飲食、不正常服用止痛藥、鎮靜劑等,傷害黏膜,是最常見的胃發炎原因;而胃潰瘍儘管七成五是和胃部內有幽門桿菌有關,但也是脆弱的胃壁環境,讓它有機可趁。

國泰醫院腸胃內科主治醫師洪志聖也表示,一般常提到壓力會造成胃痛,主要是胃不正常的痙攣、收縮,通常在壓力消失後就會解除;但在蠕動過快的當下,也可能因為刺激胃酸分泌而傷害胃壁。

甚至現代人常見,在暴食之後產生的胃食道逆流,也不是胃酸水過多而回流,而是食物因為量過多,或者在吃飽後馬上坐下、躺下,讓食物回流到食道。

當胃受到傷害

馬偕醫院營養師鍾政玲表示,如果胃已經發炎,或傷及胃壁黏膜造成潰瘍,甚至穿透胃壁傷害血管,造成出血,前兩、三天必須禁食;但因為胃液同時也還在分泌,因此可以喝少量牛奶,緩解疼痛。

急性兩、三天後的恢復期,則可以選擇流質飲食。流質飲食的準備標準是必須含有和正常飲食一樣的營養素,但要避免粗纖維或纖維過多的食物,例如小白菜、空心菜,特別是這類菜葉的梗。

顧胃壁六招

如果是胃食道逆流,要減低每一次食用的量,盡量少量多餐,將一次的量分成兩至三次;鍾政玲也提醒,這樣的病人,「乾」與「濕」的食物(如米飯和湯)盡量分開吃,因為如果濕的食物造成乾食物的體積漲大,會更容易造成逆流。
而在平時,就要留意飲食。

1. 注意衛生環境。

唐瑞祥表示,成年人有五至六成的人胃部內有幽門桿菌,而幽門桿菌除了可能引起胃發炎,也有研究在尋找它和慢性退化性胃發炎,及胃癌的可能關聯。而幽門桿菌是飲食和接觸傳染,和衛生環境最有直接關係。

2. 避免刺激性食物。

洪志聖表示,凡是太辣、太酸、太生冷、甚至太甜的食物,都會傷害胃壁黏膜。「一星期要避免食用超過兩次,」鍾政玲也提醒。

而若不得已要飲用咖啡、茶與酒精等刺激性飲料,鍾政玲建議一天不要超過一杯,而且要避免空腹的時候喝。

3. 養成正確飲食習慣。

鍾政玲建議,除了定時定量,還要注意細嚼慢嚥,每口最好能咬十到二十下。

4. 正確用藥。

舉凡像是鎮靜劑、止痛藥、阿斯匹靈等,都會影響腸胃的中樞神經,要遵守用藥指示服用,避免空腹服用。

5. 胃乳片、胃藥只能治標。

唐瑞祥表示,無論是酸鹼中和、保護胃壁,或者抑制胃酸分泌(例如有的藥物是直接阻斷胃酸分泌的通道)、市面上就可買到的胃藥,都只是治標,暫時改善不舒服的情況,無法治本;他也提醒,有的胃藥內含如鎂、鋰等重金屬,腎有問題的人不適合服用。

6. 補充維他命B。

維生素B群能幫助護胃,也能舒緩因壓力、忙碌等緊繃的神經。因此,可以適時補充奶類、肉類等富含維他命B的食物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